榜样力量 | 月度标杆新鲜出炉,有你认识的吗?

#文化故事 发布时间:2025/09/03 文章作者:

6e5032f7c854294f0f25ca835f6e5f8d.png


当夕阳透过窗棂

在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光影

他们的身影在光影中穿梭移动

看似平凡

却又坚定有力

敬业楷模


de18197d68eadd4363bf87eb0f04ea50.png


周玉兵,建材生产中心覆膜工序的班长,自入职以来始终以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,出色完成各项生产任务,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。

在本月人字拼产品的生产过程中,周玉兵在日常绩效核算中发现组员每日的绩效数据存在异常。面对这一问题,他没有推诿或等待,而是第一时间着手排查原因。通过细致分析和比对数据,他发现异常是由于人字拼产品的单价设定过高所致。为避免因错误数据影响绩效考核的公平性,他主动将问题上报给林副总,并提出修正建议,及时纠正了单价偏差。

周玉兵以责任心为尺,以专业度为笔,踏实把每件小事做好,用平凡之举书写出非凡价值。

 

89c6e852c2b6c880ad29e598c1c88a60.png


在周勇来之前,物资管理科用一团乱麻来形容都不为过——团队涣散、物料堆积如山、日常发货压力剧增等。面对这样糟糕的局面,周勇没有退缩,而是以“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”的态度,打破了困局。

搬运货物时人手不足,他毅然挺身而出,亲自上手搬运。可刚解决完一个难题,却又遭遇新的挑战——叉车工的离职,使他不得不迅速顶替上岗操作。他每天工作至深夜十一二点,只为确保当天任务圆满完成。

在他的带领下,部门逐渐步入正轨,物料分类清晰、流程高效顺畅、团队凝聚力显著提升。他用行动证明:真正的管理者不在于职位高低,而在于能否在困境中扛起责任,以无私的奉献带动团队前行。他不仅是物资管理科的支柱,更是思嘉精神的践行者。

 

9524127e494217b628b1aee6cab85d68.png


汪平班长的身影总是在轰鸣的机器里来回穿梭。他深知“简明高效,幸福同行”不仅是一句口号,更是班组运转的核心密码,于是,他将这九个字浇筑进每一卷产品的品质里,融入每道工序的效率中。

作为班组的“领头雁”,汪平从不用指令要求他人,而是以率先垂范的姿态立起标杆。开机前的设备巡检,生产中遇到参数波动,他第一时间扎进操作台前,在操作盘校准数据,额角的汗珠滴落在操作台,晕开一小片深色印记,却丝毫没影响他精准调整的动作。

“工序不分你我,班组就是一家人”,这是汪平常挂在嘴边的话。当轧轮机岗位忙不过来时,他协调好其他岗位的工作后,主动协助轧轮机;当撞上误放粉料的情境时,汪平没有批评大家,而是积极地召集其他小伙伴一起收集粉料,做好回收、储存工作。他用包容与协作凝聚起班组的向心力,让温暖与高效在生产的每一刻持续奏响。

 

8547a84542fc955f190054c802bee471.png


丁奇是思嘉(福清)开槽工序的一名操作工,他将担当牢记于心,刻进每一次平凡的坚守中。

每天清晨,他一到岗,无需安排便主动完成备料工作,接着开始检查设备运行情况,确保各岗位产前准备到位。他这一习惯,不仅为团队节省了时间,也提升了整体工作效率。在生产过程中,丁奇始终秉持积极的态度投身于工作。当有同事因事暂时离岗时,他总是第一时间主动补位,兼顾其他岗位的任务,确保生产流程不中断。更为可贵的是,当小伙伴们陆续下班,丁奇自行留下,逐个检查车间的电气设备和门窗关闭情况,只为确保无安全隐患。

他这种“不计较、不抱怨”的工作态度,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与认可。他认真检查设备的身影,亦成为生产科里最鲜活的榜样。

 

98188b51d7b424018eea0255dc43fcff.png


生产科的杨兴早已把“干好本职”刻进了日常——看糊岗位上,他眼疾手快盯紧糊槽糊量,及时补足糊槽里的糊量,透着股“不拖沓、不含糊”的利落劲儿,这正是“简明高效”的模样。

杨兴的眼里从来不止自己的一亩三分地。吊膜岗位忙起来时,总能看到他的身影。只见他刚把手里的活儿收尾,转身就抢着搭把手,帮着拆胚膜、网布外包装穿气转轴校准位置,额角渗着汗也乐呵呵的。“多个人多份力”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。他这股主动往前凑的热情,不光让吊膜效率提了不少,更像一缕暖风吹进班组里。

原本各忙各的岗位,因为他这“眼里有活儿、手里有行动”的带动,大家也跟着互相搭腔、彼此帮衬,干活儿的节奏更顺了,休息时的笑声也多了。

 

89eb033ad5d5c6590fc18564fbeed2c7.png


淋膜工序的袁喜东在日常工作中,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,认真履行岗位职责,高效完成各项任务。

在淋膜设备维修时,袁喜东主动出击,仔细检查区域内是否存在脏乱问题,并及时清理打扫,全身心投入到现场8S管理中。他完成自己区域的清洁工作后,并没有第一时间休息,反而前去协助其他同事完成任务,展现出强烈的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。

不仅如此,厂内一组织各类活动,袁喜东就积极响应,冲在最前线。面对集团倡导的“六项精进”“思嘉文化三要素”等哲学理念学习任务,他会利用下班时间主动学习、背诵,并将这些理念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

袁喜东就像一颗螺丝钉,牢牢铆在岗位上。看似不太起眼,却让整个团队运转得更有力量,也让思嘉人精神有了最生动的模样。

 

9a9becfbb0a1f5c3061822d70050085d.png


在班组中,有这样一位不善言辞的小伙伴。他总在生产任务繁重、岗位人手短缺时,默默顶替上去,及时解决燃眉之急。他,便是薛成秋。

每次一接到分配任务,不论任务量是多是少,他就立马行动起来,争取高效完成任务。尽管有时时间紧、任务重,他也未曾有过抱怨,脸上反倒挂着腼腆的笑容,感染着身边人。特别是赶上在生产阻燃的订单时,车间弥漫的气味如无形的针,扎人口鼻。t丝毫不受影响,仔细擦缸。身上的工服已然湿透,疲惫蔓延全身,但他依旧坚持把大缸清理干净,才肯下来。

薛成秋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,却深耕岗位,踏实肯干,让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推敲。

 

7b3f1af0b57d4d95441c23340844a1e3.png


压延一号机B班吴纪东,总是响应班长工作号召,配合班长开展各项工作,如配合班长升温检查各岗位的刹车装置等。这不仅是工作上的积极作为,更深刻体现出他由内向外散发的学习态度。

在日常工作里,吴纪东从不将自己的职责范围局限在“分内事”的框框中。当班长部署新的工作任务、推动团队工作节奏加快时,他总是挺身而出。无论是什么项目难题,他都坚持不懈,迎难而上。

吴纪东主动向前一步的姿态,打破了“等、靠、要”的消极思维,营造出昂扬向上的工作风貌。


晨曦终将接替这抹夕阳

新的光影里会跃动同样的身影 

平凡的坚守代代相传 

便成了照亮前路的不灭灯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