榜样力量 | 更新上线,快来看看哪些“嘉”人最优秀

#文化故事 发布时间:2025/09/20 文章作者:

7cd83b0e0246a1e7da42b983f8669c9d.png


他们从追跑者到领跑者

不断挑战极限

不断突破自我

让思嘉文化不再成为纸上文书


一、文化标杆

(一)李秀芳


f7d06f602aed62063a6191847ec145ba.png


为解决客户产品管底折皱、纸管容易变形的问题,大家已讨论出一版方案。但有这样一位小伙伴,她不局限于既定方案的执行,不断验证新的解决方法。她,便是李秀芳。

李秀芳始终觉得方案尚有优化空间,带着这份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,急冲冲跑到仓库取了一根78*6的纸管并做起了强力测试。测试结果证明她的想法是对的,她高兴地跑到业务面前说:“可以将原定的尺寸改成78*6。不仅强力高,而且在质量没有问题的情况下,成本核算下来也会比原来的纸管优惠!”

李秀芳的主动探索,既以实打实的测试数据守住了质量底线,又在成本控制上找到突破口,用创新思维,让降本与提质在工作中实现了巧妙平衡。

(二)邓飞


42bb8bf4d32ae86fac3c676c16f11fd4.png


贴合六号机A班班长邓飞在进行日常作业时,敏锐地发现设备运行的关键问题——塑料软管连接压边轮时,无法从摆头中间缝穿入,长期使用易老化破损。而且加装的两通接头在压轮处存在漏气情况,直接导致黑点杂质产生,影响产品质量。

针对该问题,邓飞主动思考解决方案,提出将塑料软管更换为金属软管,并调整接头安装位置将接头置于地面,从摆头端面引入。此提案实施后,有效解决了软管破损、接头漏气的问题,显著提升了产品合格率,为公司增加了经济收益。

邓飞在工作中观察细致,主动改进不足之处,推动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的提升。他展现出的责任意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是大家学习的榜样。

(三)杨俊

 

3ac559e3937e557dfaa7c686496f0058.png


在繁忙的生产车间里,每一个环节都关乎着生产效率与成本控制。然而,很少有人留意到一个不起眼的小问题——当生产桑拿料送成卷分卷时,每次分卷管底均会出现卷皱的问题。

日复一日,看似零星的浪费悄然累积,成为了隐藏在生产线中的成本“隐形杀手”。杨俊凭借着对生产细节的敏锐洞察,第一时间捕捉到了这个被忽视的问题。他立马牵头组织小伙伴共同商讨,最终确定并推行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——将长度在50米以上的卷皱物料全部送回贴合一号机重新烫平处理。通过这一改进措施,每月可减少约1千米的物料浪费,降低了生产成本,提升了资源利用率。

看似简单却又精确的解决方案,杨俊印证了小改进也能带来大效益的真理。

(四)赵晓峰

13cf9fd7ca30255b583d772c902872b7.png


在涂层车间的日常生产中,细节的痛点往往影响着整体效率。

涂层C班赵晓峰在涂层一号机浸闸胶水槽清车作业时,发现每次清车需人工用手挖掘槽底余胶,狭窄的作业空间不仅让人员难以进入,清理过程既费力又耗时,还始终无法彻底清除残留胶水。长期下来不仅增加人工负担,也可能影响后续生产质量。

发现问题后,赵晓峰没有止步于接受现状,而是积极寻找解决方法。他结合作业实际情况,提出在浸闸胶水槽底部增设放水阀门的建议。看似简单改进,却从根本上改变了清车方式:无需再人工深入狭窄空间挖掘,通过阀门即可辅助清理余胶。这种方式大幅降低了清车难度,缩短了人工耗时,让清理工作更高效、更彻底。

赵晓峰的举动,展现了基层员工“以岗为家、主动破局”的责任心。他没有因问题常见而忽视不理,而是用细致观察和务实思考,将生产中的麻烦事转化为效率提升的突破口。

(五)赵玉成


55cbb845533244219a71b85190934241.png


赵玉成在负责净化水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时,以细心、认真、负责的态度对待日常保养,更能在实践中主动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。

他注意到清洗过滤棉时,过滤棉容易变形导致无法使用,便提议将其更换为带骨架支撑的类型。这一改进不仅有效延长了过滤棉的更换周期,还让过滤棉在保持不变形的情况下能够清洗后循环使用,既提升了设备运行效率,又节约了成本,充分体现了他在工作中的观察力、责任心和创新意识。

赵无论是常规事务还是突发难题,赵玉成都能踏实做好本职工作,展现出任劳任怨的精神。面对加班加点或繁琐细节,他也始终保持积极投入的状态,不抱怨、不推诿,用实际行动为团队的推进贡献力量,是团队中可靠的“实干者”。


感谢他们带来的力量

期待未来

更多小伙伴的优秀故事